4月28日上午9:00,IE学社在矿业学院楼A604报告厅举办2018年第三期(总第23期)学术交流会。会上,刘青林、仲晓宇、许圣雪、陈运秀、周梦、刘腾越、孟凡成七位同学分别做了学术汇报交流。卢明银和李玉鹏老师出席了本次交流会。
陈运秀:多资源约束下的柔性车间生产调度问题研究
面对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种类繁多、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交货期长等问题的生产现状,对多资源约束下的柔性车间生产调度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经典作业车间调度问题(JSP)的扩展,也可称为具有柔性加工路径的 JSP 问题。在经典 JSP 问题中每个工序的拟加工设备提前确定;而在 FJSP 问题中,某一工序可能在一组加工设备上均能进行加工,加工时间的长短随加工设备的不同而不同。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根据资源选择限制条件和柔性程度,分为total-FJSP和partial-FJSP。total-FJSP是在所有工件的每一道工序都可以在可选择的机器中选择任一台加工。partial-FJSP是至少存在一道工序的加工机器只能是可选择的机器中的部分机器。
刘腾越:基于博弈理论的单机生产调度问题概述
传统的调度问题一般由加工方根据交货期、机器使用效率和库存等目标要求进行调度排序。在客户驱动下,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个性目标需求,如交货期、满意度和加工成本等目标,基于加工方的调度排序很难满足每个客户的个性需求,因此存在客户采用合作或者竞争机制主动参与调度安排的情况。
博弈论是研究两人或多人谋略和决策问题的理论,它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生产调度是针对一项可分解的生产任务,探讨在尽可能满足约束条件(如交货期、工艺路线和资源情况等)的前提下,通过下达生产指令,安排其组成部分(操作)使用哪些资源、其加工时间及加工顺序,以获得生产任务执行时间或成本的最优化。报告介绍了博弈论在生产调度中的应用,并对合作和非合作博弈在单机调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
仲晓宇:考虑变更传播预测的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划分方法研究
一个零部件的变化,会通过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传播,导致其他零件甚至整个产品的变化。设计变更决定了研发成本的70-80%,其经常发生且难以避免。现有方法更多关注工程相关指标,而没有考虑设计变更问题。
模块化是指将一个系统分解成不相关或关联性极小的若干部分或是模块,分解后每个部分或模块可以被看作是单独的逻辑单元,可以承担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汇报对考虑变更传播预测的复杂产品系统模块划分方法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设计变更的模块化方法,并应用区间直觉模糊数表示边权的方法解决设计模块化过程中的指标关联度赋值客观性问题。
许圣雪:基于不确定需求的第三方仓储能力分配策略研究
随着业务外包与核心能力理论等新型管理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的企业完成。物流业务对公司而言通常是属于辅助的能力,外包给一些物流企业比企业自营更能节省成本,而且质量更高。在供需两方面的作用下,第三方仓储就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了。
为了达到第三方仓储企业自身收益最大化,第三方仓储企业必须要对市场中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对第三方仓储企业而言,不确定性需求下的仓储能力分配策略的研究问题是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基于不确定性需求下报童模型的加法模型,给出最优价格和与之对应的仓储分配能力值,便能指导第三方仓储公司在面临需求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如何做出收益最大化的决策。
孟凡成:多AGV系统作业调度策略研究
AGV通常称为自动导航车,它作为一种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柔性物流运输工具,在生产制造领域注定担当重要角色。AGV系统是AGV在地面导航、控制及监控平台的统一管理下,自动实现任务管理与作业调度,完成各种装卸、搬运任务的自动化物流处理系统。但是,单AGV系统无法满足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物料配送需求。
本研究通过优化方法设计,针对系统内的任务,分别计算每台AGV行驶路径距离及行驶时间,在保证系统无冲突的前提下,计算求得每台AGV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的最小值,通过对比系统内所有AGV的任务执行时间,取其最大值,而在保证该值最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使其缩小,这样就可以保证系统完成整批任务的时间最优。同时,可以保证系统内所有AGV的作业量达到均衡。
刘青林:基于聚类分析的新日电动车产线安排
新日公司的混流装配线上生产的产品包括风雅系列等,每个系列的产品又分为多个型号,车型多达120多种。不同的型号在装配工艺和结构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在一条电动车装配线上会生产多种型号的电动车,由于产品种类多、加工批量不同,就会涉及到电动车装配的换线问题,即同一条装配线上的车型切换。
聚类就是将相似的事物聚集在一起,而将不相似的事物划分到不同的类别的过程。在聚类之前,要首先分析样品间的相似性,两个样品间相似程度可用p维空间中的两点距离公式来度量。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法和K均值法对新日公司各品种产品进行聚类,从而达到产线划分的目的。
周梦:零售企业商品捆绑模糊关联分析研究
捆绑销售是将两种产品捆绑起来销售的销售和定价方式。通过商品捆绑,可以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并推动新产品的销售,降低企业的成本并且增加收益,提高产品的服务以及品牌形象,对潜在入侵者设置进入壁垒从而有效排挤和打压竞争对手。
本研究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与模糊关联规则算法结合,并且考虑了时间因素对兴趣度的影响。为后续指导门店布局、商品选取、商品陈列、定价决策等提供依据。用模糊聚类分析对商品进行聚类,降低了挖掘的时间复杂度,提高了效率。
期间,两位指导教师也对同学们的报告做出评价。卢明银老师评价道,我们分析实际问题时,经过的步骤是问题描述,转化为模型,算法求解,结论和结论的推广,重点在于前两步,问题描述大于算法求解,大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思路与模型,才能做好后面的工作。李玉鹏老师表示,同学们的报告思路清晰,但难免有缺陷与难点,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还指出我们应该不忘初心,不能把活动流于形式,要把工作和研究做实。